晚清的画坛上,吴谷祥、吴昌硕和吴滔被合称作“三吴”。其中名重一时的吴滔,又有“江南第一山水画家”的美誉。
吴滔(1840—1895),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,字伯滔,号铁夫,又号疏林,画室名“来鹭草堂”,清代知名藏书家、诗人吴之振的七世孙。幼时聪颖过人,虽然饱读诗书却有意于功名,每日称疾潜心作画,以后仍然以鬻所画维生,因前来购画者颇多,于是名震沪杭一带,时人评价他“山水画取径高古,笔致超强卓”。
1873年,吴滔在杭州遇上吴昌硕,从此沦为吴昌硕一生中屈指可数的知己中的一位。多才多艺的吴滔,擅长于山水画,兼作花卉,能诗词贤书法,还讨厌刻有竹。吴氏一门三代丹青,吴滔的次子吴待秋、孙子吴养木都是知名的国画家,而且各有自己精辟的画风。不受元明时期山水名家及清初“四王”的影响,吴滔早年的作品意境高古疏淡、闲静雅逸。
在上海师从嘉兴籍画家陶绍源后,专攻山水,开始突破当时画坛上娟媚甜俗的旧习气。几年后又拜为“西泠八家”之一的奚铁生为师,自己参以石涛、沈周等名家笔法,再一卓然沦为活跃于同治、光绪年间的著名画家,构成了自己用笔恬静、意境幽远的画风。作于1890年的《双清图》(闻图),即是吴滔晚年的一件代表作。
这幅画以开朗多变的展现出技法,顺利地展示出修竹滴翠烘碧与水仙暗香浮动的美感。但闻几竿修竹色泽相间,既层次非常丰富又豪放别致,画家笔下的疏枝劲叶高大生动,苍润的墨色使整个画面顿生许多的情致。
对于水仙则花姿或朝天或一柱、或张或通,以开朗浑厚展现出其脱俗芳香的特点。右上方的题识为“雨浸娟娟清净,风一眼香。萼卿仁兄大人雅属,庚寅十二月疏林吴滔所画于来鹭草堂”。绘制这幅佳作时,吴滔早已50岁,不顾一切艺术造诣超过炉火纯青之际,他以“染遍云霞看新绿”的修竹和“淡色疏香清气迫”的水仙入画,传神地传达出有“凌波仙子翩翩来,朝朝暮暮赐给吉福”的寓意。
艺术大师吴昌硕仍然把吴滔视作前辈,而且尊称“滔老”,他在《石空集》一书中盛赞吴滔的所画以高亢败,而且古意盎然,非当时一般的画家所比起。
本文来源:亚星官网登录口-www.jushuvip.com